入秋了

入秋了

2016年5月6日 星期五

學習

教小女孩數學,然後發現她對某些概念的理解較弱,因此把步驟及拆細再拆細,希望能夠成功教導。

在教導的過程中有個問題,到底我是不是應該把步驟拆細再拆細?
理論上,具體的事物較容易明白和學習,當每一個步驟都得以分拆,解構再重組,應該會較容易明白。
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問題是欠缺耐性。

分拆,解構和重組是需要運用到不同的能力,需要對事物的觀察和理解,消化,然後才能找到可以分拆的部份。當我們成功分拆後,還要解構,理解事物為什麼可以這樣轉化和組合,明白箇中原理。最後,才能憑著已經理解和消化的內容,重新組合,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耐性、專注和智慧,還有明白這個過程的作用。

有許多人都會覺得,只要你能夠應用,運用在生活中,其實你無需去明白當中的原理。不論是學術上的知識,還是生活中的智慧。

而事實上,不把事情仔細分拆,其實也有其傳播知識的途徑,就是運用比喻,引伸。兩者的分別有點像因果蘊含與關聯感應的模式,兩種都能夠傳播知識,但是各有優缺。

上面所提到的拆細就是因果蘊含,透過明白事物的因果,從而理解事物的變化。因此也屬於運用意識和理性去分析事物。好處是可以十分仔細和有步驟,理論上可以有系統地統一規範,缺點則是較花功夫和時間。

網上這篇文章解釋得很好:「關聯式的思考,大約包括直覺、類比論證與想像等等。」,因此對於事物的理解,有部份能夠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同一位老師教授,每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都是源於事物的本質。因此這種知識傳授方法雖然難以出現一致的認識,但是卻源自事物的本質,因此重點不是在於老師教授的知識,而是老師如何引導學生去接觸知識本身。另一方面,由於難以系統化和用文字紀錄,因此知識的傳承有機會出現斷層。事實上,由於教育制度的改革,現代人去理解關聯感應其實更因困難,因為重視系統(填鴨式?)無疑就是拒絕直覺、類比和想像,因此我們現代去學習中國的傳統人智慧,往往會覺得難以理解,甚至有所懷疑。

因果蘊含需要耐性,關聯感應需要悟性,因此正如文章末段所指,兩種思考方式各有所長,因此在引導學生學習的時候,其實如果能兩邊並用就最好不過。然後,這是對作為老師的一種考驗是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