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

入秋了

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限制與超越

有時我們做社會服務時有個想法,在保護參與者的同時也往往限制了他們。

就好像籌辦一個活動,在籌備的時候我們總要注意安全,並且將所有細節安排得妥妥當當,務求整個活動流暢,從不出錯。但是這樣帶出來的會是一個怎樣的活動?

最近在看《為什麼長大?》,第一章中有提到盧梭心中的教育,愛彌兒(盧梭心中虛構的孩子)會在盧梭的安排下長大,在安排下面談不同的成長歷程然後學識各種美德。然而,在這個人為的安排下,真的能夠自然地成長,真正地面對和突破限制嗎?當愛彌兒離開盧梭,真正接觸世界時,能夠適應嗎?

昨天看到跑步小組中有人分享李小龍的一段說話:「你要是停了下來,就和死了沒什麼不同。不論是體能或者其他任何事,你如果老為你能完成的事情加上諸多限制,這種行為就會擴散到你其餘的生活,你的工作、品性、甚至整個人的存在都會受到影響極限是不存在的,也許你會遇到高原,但你不能停留,而是一定要跨越。如果任由困難征服你,那你就真的死了。身為人就一定要不斷的超越自己的界限。」

今早醒來時忽然發現:是啊,很多限制都是我們自己設定的。
我們覺得露營很多物資和要克服很多不好的環境因素,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在野外就算睡不著、睡不好也是一個體驗?他們想試,我們是否願意提供機會?
昨天開組時,有一位組員提到「理所當然」,在催眠時他整個人就像一塊打側了的平板那樣,卻依然「自然」地支撐著,是誰設定這些「理所當然」?是誰限制著自己要用如此違反人體結構的姿勢支撐著?
小時候的我很放任,會在黑色暴雨的情況下請纓去買報紙,實際上是想玩水,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安全、保險、不能、應該……一個個字眼都讓我不自覺地限制了自己,有好久沒有試過不顧後果地橫衝直撞,有好久沒有試過盡情地放肆,有好久、好久是在顧住自己身體可不可以,能不能夠,然後在自己心中的限制前停步。

「如果…能完成…限制…像高原…繼續…跨越…」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昨晚看了出貓特攻,女友說了一句「階層」,我回了一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有的人窩在小小的村落,但心懷世界,也有人走遍世界,但卻受制於心中的小黑房。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這句說話其實很適合形容社福界的工作,社工的工作從來是在限制底下和突破之間著力,有些人看見社會的限制、政府的不足、政局的混亂,然後他們就著力在這些限制、不足或混亂中。

有些人在這些種種中感到無奈、無力、灰心和失落,甚至封閉自己的心、封閉自己的眼、綁著自己的腿,於是他們就只能生活在「不公、不明、沒有空間」的世界中。

也有的人,他們看見奮力與美好,他們看見環境,看見世界的可能,於是他們就去尋找這些可能,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當我們執著在個人的對錯時,我們的心在事、在個人,
當我們看見自己,看見身邊的人,不管是看見父母、朋友,還是鄰居,當我們看見並把他們容在心中時,容下他們的優點、他們的限制、他們的特性,我們的世界就有了他們。

心的容量可以是無限的,有的心想容下親近的人,那就容下他們吧,看見,並容下。有的心想容下音樂,有的心想容下美食,有的心想容下書本,也有的心不只想容下人和物,而是想容下世界,那就去吧,去看見,去容下。每個心都有他自己的特性,只需要去感受,去接觸,然後你會發現,隨著心的開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

心安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心安的文章,但遲遲都難以找到著墨點。

昨天最後一節談母親,心安,或許就是像「媽媽」這篇所說的:「有妳在,我會更勇敢前行,因為我知道,回頭仍能拖著妳。」

我們在生活中會面對很多困難和挑戰,我們會擔心自己做得好不好、夠不夠,有沒有做對,於是就一直糾纏在自己的表現、他人的反應上。人愈集中在自己的表現和能力上時,就愈難投入整個過程,感受、參與、不帶批判地經歷。

小朋友緊張時,會捉緊父母的手指,我們怕失去時,會緊緊握著而不自知,
愈用力捉緊,就愈容不下變化,每一下變動都像挑動著自己的神經。

但當我們年紀漸長,我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小孩,手掌變大,能做的動作也愈來愈多
可以捉、可以握、可以拍,可以輕碰、可以擊掌、可以緊扣,可以攻擊、可以保護,也可以安撫。

心安,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可以享受整個過程,可以不帶目的,可以知道自己已經足夠。

心安,
就是知道可以捉住,但不限於捉住……你知道你的手可以做些什麼嗎?


2017年7月7日 星期五

當生活回復平靜

當一個星期不做運動,兩個星期沒好好吃早餐,三個星期晚睡,一個月沒有預留早上空閒的時間,整個人渾噩得很。

這是一種平靜,當生活喪失了動力和熱情,原來也是一種平靜,一潭死水的靜。

每天就在拖延,等待,不想面對,不去接觸。雖然好像沒有問題,但卻難以忍耐。

不做什麼是一個惡性循環,無需要原因,轉機不在找原因,而在行動。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人大了,大不同。

其中一個不同是,小時候你可以隨意找同學聊天,大了,各有生活和伴侶,無聊地閒聊也像變得奢侈。

噢,又在鑽牛角尖,好吧,應該累了,睡覺去。


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兩年了

爸爸:

你離開已經兩年了,不知不覺。
在你才離開的時候,我還未知道你的離開是意味著什麼,我照樣生活,照樣上課,找了些兼職,生活得就好像從來都是獨自一人那樣。

在你才離開的一年多中間,我會夢到你,在夢裡你並沒有離去,就好像你的離世只是一個故事,當「故事說完」,你就回到我的生活中,陪伴在我身邊,看顧著我。
在這個時候,我才發覺,我有多麼的想你,我才發覺,在你離開後那一年間我所表現的平靜只是一種延緩。也是這個時候,我才開始接受你的離開。

也許把哀傷分成小份,在生活細節中逐份品嘗和回味也是紀念你的方法。有時會想起每天早上幫你洗傷口的情景,有時會想在回來和離開時與你打招呼,有時會在不同的片段中想起你。

眨眼間,我完成了課程,找到了工作,我想告訴你這一切一切,與你分享我所經歷的,體會的,想你為我高興,然而,你已經不在了。

你曾經問過我你是不是我的負擔,我當時回答你不是,然後就逃了出去在樓梯間哭泣。我真的不覺得你是我的負擔,照顧你、陪伴你經歷覆診、你身體狀況的轉變,當中有辛苦、有不知所措、有覺得拘束和限制,但是沒有覺得你是我的負擔,如果現在再答你一次,我會說,你不但不是我的負擔,更是我的支撐。是你照顧了我,養育了我,然後才有現在的我。

在你離開後,家就只剩下一個人。一直以來我以為自己很習慣一個人,我很習慣一個人留在房間內,一個人外出,一個人做決定,一個人食飯,然而當時的一個人,仍然有你在廳中、在家中、等待、關心和問候。現在的一個人,慢慢學習怎樣成為一個人,學習自律、學習堅持、學習表達、也學習在這真正一個人的空間中生活。

在你離開後,我漸漸習慣摺好自己的床鋪、習慣整理家居、我開始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開始為自己定立目標、開始進一步地明白和理解責任。只是有些時候,仍然會感到迷茫、仍然會感到無助、仍然會發現世界有很多的限制、仍然會不知所措,然後想去尋找不變的定理,想有人指引。最後在這些低潮中慢慢摸索,在這些經驗中逐步建立。在你離開後,我才發覺有些主軸是要自己去尋找,自己去建立的。

不知不覺,你離開已經兩年了。兩年前我還是一個二十有五的小子,好像還有很多時間去認識世界,去建立自己的未來,兩年過後,別人會說「你今年二十八了」、「是時候拍拖結婚」、「是時候對自己的事業、未來有個目標」,好像應該步入穩定,然而期望與自身難免有點落差。對我自己而言,我不求忽然間就能夠穩定和足夠踏實,雖然我也很想,很想過安穩的生活,很想有清晰的方向,然而我不斷提醒自己,「我現在正正在一步一步去開拓和建立,在這個過程中,要有堅持,要有承擔,會遇到挑戰和困難,也會遇到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明白自己有限制,容許自己有時間和空間去挑戰,不急著找答案。」

你對我們有不同的話語,不同的提醒,但是關於未來,你從來沒有任何的指示。你離去經已兩年,只願仍然堅持你的提醒,保持本心,然後一步一步走出屬於自己的未來。

「人有三美:言語美、行為美、心靈美」
「勤勞、誠信、智慧、機運」

永遠懷念你 兒子敬上
2017年5月28日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6/5/2017 每日一記

聽到幾時拍拖、要介紹某人、為什麼不好的問題,感覺討厭。
討厭為何用這種語氣,逼迫、一定要做、你不做就我幫你做…
討厭沒有理解我的想法、我的狀況、我的特性…
我想別人明白我的想法、狀況,願意理解我的特性,然後去鼓勵,去支持。
我可以好好思考自己的想法、計劃、打算、表達自己的狀況和限制,開放地討論自己的擔心和憂慮,我也可以用輕鬆的態度去回應他們的著緊,然後繼續用自己的步伐去走自己的路。

習慣

我們總有些習慣:
習慣的生活,習慣的反應,習慣的人和事,習慣的相處方法……
我們習慣自己的習慣,也習慣自己的不習慣,因此常就在這些慣性之中兜兜轉轉。

有些時候,習慣的生活能帶來安全感,但也有些時候,習慣只是讓我們繼續維持在缺乏安全感的「安全」之中。
我很習慣繞過一些自己重視的人,重視的事,重視的情感上,
是迴避重點,也是讓自己不用經歷或經驗那種深刻的感覺。
是與過往經歷有關嗎?也許是的,但也與自己之後的選擇有關。
選擇繼續迴避,選擇一種習慣的方式,選擇相較輕鬆的方式去處理。

其實我想,想學習怎樣去回應,怎樣去重視自己重視的,好好對待自己重視的,好好去做自己重視的。
現在先練習每日記下自己每日最觸動自己的心情和情緒,從為意開始。

建立
另一種習慣。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一種精神

「有一種精神叫音樂人。」

有些人很吸引,他們投入自己所投入,堅持自己所相信,目光中盡是怎樣走向自己的夢想。
有時不禁會想問,為什麼你能這麼投入,你不會考慮某些某些事情的麼?
有時會不禁想知,到底這群人經歷過什麼?面對過什麼?是什麼讓他們有如此的鬥志?
有時會好奇,好奇他們在家人、在體制底下如何生存,如何生活,想問他們如何回應體制?

Eddie是一位音樂人,也是一位社工,在傳統機構做過,帶起了一隊由小六生組成的樂隊,現在他不再在傳統機構中工作,自己成立了一間音樂中心,樂隊的成員也由小六升到中五。
他的分享中沒有講到如何回應體制,甚至他自己也說「自己是一個逃兵」,他一直以來只是相信,相信音樂可以影響生命,相信音樂可以帶來感動,相信音樂可以將這些種種傳播開去。
相比起以社工自居,他更喜愛Musician這個身份,音樂家所教的是投入,勇往直前,在台上表演時就相信自己的能力,去感染,去影響聽眾、觀眾,這是他認為社工訓練所缺乏的。

我相信每個人都見過許多讓你感動、敬重、欣賞的人,我們會欣賞一些在困苦中仍然堅持的人,我們會受那些充滿熱忱的人所感動,我們會敬重那些為了追求理想,放棄高薪厚職去服務大眾的人。

這些人可以是音樂人,可以是藝術家,可以是運動員,也可以是每一位投入自己職位、家庭岡位、甚至愛好的人。這些人可以是你和我。
這,不單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精神:
有一種精神叫音樂人,
有一種精神叫藝術家,
有一種精神叫運動員,
有一種精神叫……



----------------------------------------------------------------------------------------------------------------
Boyz' Reborn https://www.facebook.com/boyzreborn/
Boyz Reborn為Passion Music Ministry (熱血音樂事工) 的樂團,透過製作原創音樂講述夢想和成長故事、為香港青少年發聲,守護香港本土文化和自由。樂隊經常到訪港九新界不同城市演出,亦推出了兩張專輯《Time To Reborn》以及《The Sound Of Youth》,網上累積點擊超過三百萬。


2017年4月12日 星期三

鬱悶

不滿意自己的表現。
身體好像繃緊,精神也在繃緊
不斷評價自己,思索發生什麼事,應該多做準備,然後帶起一連串經驗。
做得好是應該,做得不好是自己的問題。

無助改善?

是時候繼續跑步,一步,一步,只需要一步又一步。
沒有對錯,沒有好與不好,一直跑下去。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情緒

我向來不懂談情感,正如上篇所講,習慣迴避,而且已成自然。
但當我發現讓情感自然流露能發現更多明白自己更多時,我才知道為我而言,我只需要「容許」,容許自己有情感,容許自己的情感自然流露就可以了。

前幾天上司在下班後找了我談話,講個案的處理和之前那事故的跟進,而在前一天,我正在問朋友我是不是要約上司談話。
上司說了他的觀察,說了他看見我的反應後的理解,說了他的要求,我沒有太大的反應,沒有太多的回應。
上司好像有點無奈,有點「你究竟真唔真啊?」的反應。
繼續工作,但是心裡其實鬆了一口氣。
回家的路上一路回想,忽然有想哭的衝動,容許自己哭出來後才發現,自己是真心鬆了一口氣,
鬆了的是那種又戰戰兢兢的感覺,鬆了的是那種沒有方向但要努力向前的感覺,鬆了的是不知道怎樣與上司相處並擔心他怎樣想自己的感覺。

原來,容許自己流露情感是可以如此暢快。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複雜

心情複雜的時候,總想迴避一下,可能是看看書,聽聽音樂,或是在網上流連……
如果能夠安靜一下,其實有時也很不錯。
縱然只是閉上眼睛,深呼吸一口氣;又或者郁動一下身體,放鬆兩肩。
只是有時,有時不願意停下來,不願意休息一下,不願意離開慣性。
如果可以,其實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12/2/2017
不知道與這篇有沒有關係,最近一個月在嘗試這樣做:
在辦公室緊張時讓自己伸展一下,容許自言自語,讓說話帶動自己的思緒專注在眼前的事物上。
在日常感到疲累時深呼吸幾口氣,在早上晚上做做伸展,在流連網絡時為意自己疲累並提醒自己可以選擇洗澡和睡覺。
這些種種不能讓壓力疲累完全消失,卻能讓自己在一個較正面的狀態來回應生活中的大小事項。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唔。識做

話說尋日俾呀哥話,話新年冇送禮俾佢地。
查實我有諗過送唔送,但係最後都冇送到,
俾人話既感覺係...早知照送...原來佢係咁要面...嗯,好啦,知佢係一個要面既人就之後識做。

對佢黎講,送禮係一種尊重,
咁的而且確,我對佢又唔係好尊敬既,
甚至我曾經心入面諗過,你要人尊敬你,首先你要值得人尊敬。

而事實上?其實都冇乜事實上。
係人與人既關係入面,從來唔係邊個先,邊個後,而係一種互動。
你愈係度計較佢點對我,我應該點對佢,你地既關係就只會愈差,
你愈願意真心對待一個人,關係先至能夠建立。


記得Five Language of Love當中有講過,每個人表達愛意既方式有唔同,
Gift giving係其中一種,而當知道佢係一個鍾意咁樣表達同咁接受既時候,
其實佢又未必係要面既,只係你俾面佢,佢會FEEL到你既愛囉LOL...

唔....識做啦

2017年1月31日 星期二

新年願望

新年有什麼願望?
我有好多年都是希望身體健康、平平安安,其實健康、平安便是福。
是的,我是這樣認為的,NO NEWS IS GOOD NEWS,不是嗎?
然後回想,其實我有多怕不健康和不平安啊?

其實一直以來都算健康,小病間中有,大病沒有,也不是很怕感冒什麼的,但是表現就像經歷過什麼病痛似的,總對自己說平平淡淡就已經很好。事實?事實上我未去到這種感恩的地步吧?
我會覺得健康值得珍惜,但是那時只是祈求,而沒有為自己的健康去努力,感覺就像... ...對著流星許願似的,說完就算了。說的時候有內心的渴望嗎?不見得吧。

願望,有的只是說出來而已,有些人的願望是祝願,也有的人的願望是渴望。
願望其實蘊藏著很強大的力量,特別是真心渴望。

「當你真心渴望追求某種事物的話,整個宇宙都會聯合起來幫你完成。」

然後我想啊想,想啊想,今年的新年願望是什麼好呢?
如果你想到,與我分享好嗎?

圖片來源:https://www.plurk.com/m/u/sudie04

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又再做夢,夢中爸爸沒有死。
在夢中,他一直都沒有死過,好多好多次的夢,他都在這裡。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愛是什麼?







有些事總要過後才會明白,有時失去了,回想才會懂得。

那時的我總想要某種的關心,某種的愛,某種的對待,

現在回想才發現,您己是那麼的關心、那麼的遷就、那麼的愛...



爸爸,我好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