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了

入秋了

2018年9月22日 星期六

關係中的平靜


"It was so lonely recently, without a significant event or cause, just find it difficult to focus and difficult to find the peace after work."

最近又回到狂吃零食和放縱的日子,回想起幾年前寫的一篇文章:填滿(啊!轉眼快3年),才發現我們缺乏,所以找東西填補,而有些時候,你要有了某些經歷,人才會明白自己一直想要填補的是什麼。

有些狀態自己知道,只有自己知道,就好像我的平靜。

我是一個看起來總是那麼平靜的人,但是從自己的手汗、從自己有多能安靜下來看書、從最近的生活自理狀況中會知道:噢,最近靜不下來。

一個人的生活很自在,自在得你與人,與環境是可以維持一種互不干涉的狀態,然而這種互不干涉同樣是一種不自在,自己不在就不用接觸,自己不在就不用去處理,自己不在就沒有那份責任。然而,當人活得連自己也不在的時候,人是真的在過生活嗎?還是只能講我「活過」(在生理層面上)。

今天早上看到一段短片,當中的擁抱又再觸動到我,然後少發現最近的不平靜當中有一種缺乏和渴望。

然後我才明白,平靜的由來緣自關係:人、世界和自己。

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

處理腰痛的21天

處理腰痛的21天,大概只完成了1/3,其他日子雖然也間中有做,但是並不完整。
21天後,因為沒有持之以恆,腰痛的情況依然。

放棄的原因可以有很多,腳趾撞瘀了,工作和生活太忙而沒有時間,有其他事要處理。
但堅持的理由只需要一個。

就和許多其他事情一樣。


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心理。治療

今日見左一位輔導員,某個課程既同學,只係吃一餐飯。完左之後佢話留意到我、我上輩、我上上輩都經歷左親密關係既分離,話唔知對我既親密感有咩影響。嬲左!

如果你係治療師,係社工或者係做對人工作既人,麻煩你係運用你既知識既同時,留意一下人地係咪需要你運用你既知識。
第二,麻煩你係運用你既知識既時候,做足少少功課,做多少少評估,然後先去運用,如果唔係就會用到好似D學藝未精既醫生/相士/神婆咁,見到少少線索就衝出黎解讀,好既就推動,唔好既可以禍害好大。

第一,我既親密感同親密關係最直接都係我同父母之間既關聯,至於佢地由上一輩傳承落黎既,你可以用BOWEN既THEORY去推敲有冇關聯,但係唔係必然,而且呢一點對於推動人既改變黎講有幾大幫助,麻煩你係講說話之前好好諗諗,輔導人員唔代表要將你所有識既野講哂出黎。

第二,你識左我幾耐,你知道我既野有幾多,咁樣踩入黎,我真係要用踩入黎,係咪有D過火。

第三,你點知我究竟有幾大既承受能力,就算我有呢個承受能力,你點知我想唔想去接觸,就算你話接觸係一件好事,點樣接觸,幾時接觸絕對都係當事人自己既決定。

第四,亦都係最後一點,我好肯定,你踩入黎呢點有點離天萬丈。


You treat a disease, you win, you lose. You treat a person, I guarantee you, you'll win, no matter what the outcome.

2018年6月25日 星期一

處理腰背痛。 day 7

腰背的情況每天都不一樣,並不是說今天做了伸展運動,明天就好一點,甚至有可能發現筋變得更緊,痛或酸的感覺交錯出現。始終腰背受太多因素影響,要持之以恆地堅持才有機會看見成效。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處理腰背痛的21天。Day 2

原來早上起來,將時間用在做運動上面可以做大半小時,而整個人的身心狀況都有所調整。 以前我到底將這些時間用了在哪裡... 當然,昨晚努力跑步也是今天這麼精神的原因之一。 P.S.這樣用時間真係感覺化算很多!

2018年6月19日 星期二

處理腰背痛的21天。Day 1

自己不是一個很有恆心的人,於是在這裡寫下來,紀錄一下21天的鬆腰鬆背歷程。 腰背痛的成因有生理及心理,所以目標是21天持續地做一些運動,其他「隨意」。 是次只專注在保持21天運動上,不限制自己太多。 努力!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背負與智慧之間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成長經歷,獨特的成長經歷創造了獨特的人。

我有段時間集中看個人所背負的問題和困難,於是看見的是限制和殘缺。然而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每個人都有其智慧的時間,在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的情況下,他竟然也能跳出框框,講出給此有智慧的說話。

而除了智慧,更獨特的是他所堅持和保有的特質,是這些特質讓他超越了自己的限制,成為更獨特的自己。


2018年2月5日 星期一

一起成為更好的大人

最近閱讀了一些關於成長的文章和書本,在過去這一年多時間也正在好好地經歷成長這個課題。

成長的第一個課題:不再視自己為中心。

「如果想要有所成長,承認你並不獨特實屬必要,這是最重要卻也最難的一步。」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卻不是獨一的。你正在經歷壓力,其他人經歷過;你正在經歷無力前行,其他人經歷過;你正在經歷失去,其他人也曾經歷過。每種經歷、狀態,在千千萬萬人當中,有很多人或多或少地都經歷過與你相似的情境,因此如果你只執著於自己在經歷什麼,為什麼別人都不明白,那只是自己掩蔽了眼睛。

然而困難的是,我真真正正在經歷這件事,如何能不再視自己為中心,如何跳出這個視點。有的人很快學懂這本事,有的人需要多點經歷才能夠學到。這本事不只是抽身旁觀,而是看見。看見自己,也看見他人,然後看見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與互動。就像一隻工蟻看見自己的勞動,也看見自己在族群當中的角色,然後在看見後繼續做好自己。

其實我是一個頗自我的人,很著重自己的感受、想法、也很在意別人如何回應我的一舉一動。於是常常極敏感地留意別人的反應,也極敏感地留意自己的狀態,試過因為別人聲音、語氣、神情而千思百想,將自己的不足無限放大,害怕去承擔和面對自己的責任,用麻木、拖延、迴避等方法去應對,就像一隻害怕而繃緊的動物,處於黑暗的荒野之中,在眾多野獸的目光之下不敢挪動。

成長的第一個課題,是看見周遭,看見他們也在面對自己需要面對的處境。看見自己身處的平原,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動物,有與你相似的,也有與你不相似的;有比你健壯的,也有比你瘦弱的;有討人喜歡的,也有個性獨特的。達賴喇嘛透過看見世界的苦難而保持快樂的態度;父母透過看見子女的成長而無懼照顧的辛苦;人要透過什麼,才能看見,看見別人,看見自己?我又要透過什麼,才能夠放膽地成為自己?